2024年第10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章。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图书和文化馆副馆长焦利认为,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任何历史活动都是社会主体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果。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在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必须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中国式现代化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源泉,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来自具有现代化思想的人民。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薛方圆认为,中华文明崇尚和谐,“和”文化源远流长,“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充分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提炼展示全人类共同价值内蕴的中华传统宇宙观、道德观根源和开放包容的天下观、社会观基础,对于凝聚不同文明的价值共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义重大。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孙晓霞认为,凝聚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内在禀赋,也是其能力建设成效的集中体现,只有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中国共产党才能集聚起万众一心磅礴伟力,进而团结和带领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历史成就。系统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凝聚力建设历史经验,对于新时代继续推进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