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齐鲁网
2018-08-02 11:04:08
从1995年开始,渭南和福州就有了互派干部的传统。2014年,渭南和福州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立年轻干部挂职的常态化机制。23年来,先后互派干部9批105名。这些年轻干部逐步走上重要岗位,挑起了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8月1日 《人民日报》)
挂职交流是提升干部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干部迅速成长的特殊通道,通过挂职锻炼,挂职干部经受锻炼,提高工作能力;到一线增长才干,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丰富的经验,提高思维能力。挂职锻炼,从办公室到基层一线,既是自身发展的难得机会,更是素质提升的有效方式,挂职干部投身到一线,真学实干、取回真经,挑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干部挂职要沉得下去,既要“身挂”,更要“心挂”。挂职干部从繁华地区到一线,应该明确挂职的目的,就是出去开阔眼界,谨防将挂职视为提拔升迁跳板的错误思想。作为组织上精挑细选的“好苗子”,挂职干部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挂”在上面,“沉”不下去,要深入思考“到一线挂职的目的”、“挂职期间应如何做”、“离开岗位能留什么”,要沉得下去,消除“打酱油”的心理,避免“身挂”而“心不挂”。
干部挂职不是"镀金",而是“炼金”。到一线挂职的岗位安排围绕工作需要,是对挂职干部的锻炼,更是为一线输送政治素质好、年富力强的干部,为进一步储备人员做准备。选派挂职干部不是“私人定制”,挂职岗位安排应当以事择人,避免人事不相宜的情况出现。挂职的背后是“职责”和“职能”,是组织对干部的信任,应该抓住挂职锻炼的机会,才能在锻炼中磨练意志,更是在挂职中“炼金”。
干部挂职要“挂实”,防止只"挂"不"管。干部到一线挂职交流,应该完善管理制度,避免出现管理的真空,明确工作职责,挂职干部变“客人”为“主人”,在挂职地区发挥好自身优势和作用,全心全意投入到工作中去,积极地干出业绩。要建立健全挂职干部的选人用人机制,严格把关挂职人选,接收单位更要增强责任意识,严格管理,切实达到既“挂”又“管”的目的,充分发挥挂职干部的作用。
挂职干部应把精力集中到工作上,把心思用在工作上,变“挂职”为“任职”,“走出去”挂职,“取回来”真经。在挂职地区这个考场上,不断探索,深入实践,聚焦发展的重任,发挥“主力军”的作用,抓住机会,主动把自己“摆进”大局中,在挂职中不断的锻炼,以优异的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优异的答卷。
(作者单位:河北省景县县委组织部)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s://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